1953年,中南海的书房里,毛主席正与一位年长的老人品茗交谈,气氛显得格外亲切。那位老人名叫王季范,他似乎有些迟疑,心里在酝酿着什么,过了许久,终于下定决心,开口向主席表明心意:“主席正规炒股配资官网,我这次来北京,是想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”
毛主席听后并不感到惊讶,反而笑着回应道:“九哥,我早就为你想好了!你就去政务院做参事,帮我们国家出出主意。”
毛主席一向公正无私,从不轻易为他人提供特殊待遇,但为什么会破例对王季范如此关照呢?他们之间到底有怎样的深厚关系呢?
让我们追溯到1950年国庆前夕,毛主席特意邀请了一批来自自己家乡韶山的亲朋好友,其中既有同乡,也有曾经的恩师。在宴会上,主席热情地用家乡的湖南菜款待这些久别重逢的故人,他十分高兴,逐一向大家介绍在场的每位客人。当主席走到一位瘦削的老人面前时,他轻轻握住对方的手,温和地对全场说道:“这位是我的九哥,没有他,就没有我!”
“九哥”,指的正是王季范,他不仅是主席的故乡人,更是毛主席的长辈,乃至是他的老师。
展开剩余85%王季范自幼便进入私塾学习,师从当时赫赫有名的学者萧竹轩。得到了名师的指点,加上王季范聪慧过人,很快就精通国学,随即考入了长沙师范学校。在校期间,王季范接触到了许多新思想,读了大量进步书籍,他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的启蒙与升华。
那么,王季范和毛主席之间有着怎样的缘分呢?
王季范的母亲是毛主席母亲的表姐,因此两人算是表兄弟。加之王季范在家族中排行第九,毛主席小时候便亲切地称他为“九哥”。毛主席曾常去外祖母家玩耍,于是与王季范有了较多的接触,也正是在那时,毛主席从王季范那里汲取了许多进步的思想,王季范可以说是毛主席思想启蒙的重要人物之一。
毛主席十七岁那年,曾因想外出读书遭到父亲的坚决反对。无奈之下,毛主席向王季范求助,希望他能帮助说服父亲。王季范深知读书的重要性,立刻赶到毛主席家,动情地劝说毛主席的父亲,并详细陈述了读书的种种好处,终于让毛主席获得了去外地读书的机会。
外出求学期间,毛主席依旧与王季范保持密切联系,二人通过信件往来,彼此交流思想,互相启迪。那时,王季范无疑是毛主席的一位人生导师。除了思想上的支持,王季范还为毛主席支付学费,减轻了毛主席家庭的经济负担。毛主席的人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转折,而王季范则是他人生旅程中不可或缺的贵人之一。
几年后,二人终于重逢。1911年,毛主席成功进入湘江中学学习,王季范则在这所学校担任教师。由于毛主席初到长沙,对一切都不熟悉,王季范成为了他最可靠的支持者,不仅为他支付学费,还将自己的住所腾出一间让毛主席住,而自己则与家人共挤一室。
1914年,毛主席进入湖南师范学校继续求学,王季范也转任该校教授,正式成为了毛主席的老师。在此期间,王季范不仅在思想上启发毛主席,特别是在国学方面的辅导,也为毛主席日后在文学和思想领域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可以说,王季范不仅是毛主席的老师,还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引路人之一。
时光流转,当年毛主席和王季范的对话,王季范表达了自己希望为国家出一份力的愿望,而主席显然早有打算,安排他到政务院担任参事。政务院,作为国家最高决策机构之一,主席将王季范安排在这里,足见他对王季范的信任。
王季范不仅学识渊博,且为人可靠,这些特质让毛主席深知他能胜任这份工作。回顾过去,王季范一直是毛主席的坚强后盾,不论是求学之时,还是在毛主席初次领导学生运动时,王季范都给予了他无微不至的帮助。在面对外界的压力和挑战时,王季范始终是毛主席的定海神针。
毛主席在湖南师范学校时,曾因组织学生运动而引起不小的争议,尤其是保守派的学生和老师反对声音很大,毛主席曾一度萌生退学的念头。这时,王季范得知后,立刻前去开导毛主席,一方面表达对毛主席进步思想的支持,另一方面指出他在运动中的不足,帮助毛主席认识到问题所在。王季范还主动出面,去劝说那些反对的师生,缓解了紧张的局势。
除了学生和老师的反对,毛主席的学生运动有时也会引起地方上土豪和乡绅的强烈反应。比如在一次与湖南师范校长张干的冲突中,王季范再次出面调解,利用自己在校内的威信,最终帮助毛主席等17名学生化解了开除学籍的危机。
多年后,毛主席回忆起这段往事时,依然感激不已,眼角含泪,感慨王季范对自己的巨大帮助。
毛主席毕业后,开始奔赴全国各地寻求革命道路,王季范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和帮助。1925年,毛主席因组织农民运动遭遇危险,王季范毫不犹豫地为他提供了庇护,并安排毛主席安全转移。
在毛主席投身革命的岁月里,王季范不仅提供实际帮助,还经常通过各种方式支持毛主席的革命事业。尤其在九一八事变后,王季范自费印发了《从军诗》《励雪耻》等宣传刊物,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情怀,直抨当时国民政府的软弱无能。
新中国成立后,毛主席没有忘记王季范的恩情。1950年国庆前,毛主席亲自邀请王季范前来北京,与自己一同庆祝国庆。在中南海,主席与王季范见面后,激动万分,紧紧拥抱,回忆着往昔岁月。主席眼含泪花,深情地告诉王季范,他的儿子王德恒已经牺牲,自己深感愧疚。
面对主席的愧疚,王季范却宽慰道:“主席,您自己也经历了巨大的磨难,您的兄弟也在革命中牺牲,德恒和所有革命英烈都是我们的骄傲。”这番话让毛主席深感钦佩,心中对这位恩师更加敬重。
1953年,王季范再次应邀来到北京,这次他表达了想为国家贡献自己余生的愿望,毛主席早已为他准备好了政务院参事的职位。尽管王季范已年近古稀,但他的热情依旧未减,他满怀信心地开始了在新岗位上的工作。期间,毛主席时常前去拜访,并邀王季范参与重要的会议和决策。
王季范的工作不仅限于政务院,他还积极参与了全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,尤其是在湖南的教育事业上,王季范不遗余力,为家乡和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。
1972年正规炒股配资官网,王季范因病去世,毛主席在得知噩耗时悲痛欲绝,回忆起与王季范共事的往事,泪水难以抑制。王季范的一生,贯穿了教书育人、为国奉献、支持革命、参与国家建设的伟大历程,他是毛主席的重要导师,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伟人。
发布于:天津市富华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